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贝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 -> 绘本

《儿童性教育》

本书采用儿童喜爱的全彩绘画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儿童懂得:男孩女孩不一样,保护自己身体隐私和尊重别人身体隐私,生命从何而来,孩子怎样长成大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本书的内容是在作者与儿童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经过丰富和升华而来。语言简单易懂,是一本孩子自己能够看得懂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能帮助父母回答孩子“尴尬”问题的书。本书适合6-10岁的孩子及其家长阅读。

绘本预览[点击全屏观看]......

评价:
69
7
12
5
11

内容介绍......

  儿童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求知欲也十分旺盛。看到任何不理解的事情都喜欢提问为什么、怎么回事?对性的问题也不例外,我们应当把它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有的家长对儿童提问“我是怎样来的?”“我是由哪儿生的?”之类的问题做法很不好,一是骗、二是打、三是怒斥恐吓,这就使孩子减少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使孩子在性问题上说假话,产生神秘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主动去问、不主动去讲,有问必答、不说谎,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地回答。

  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儿童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求知欲也十分旺盛。看到任何不理解的事情都喜欢提问为什么、怎么回事?对性的问题也不例外,我们应当把它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有的家长对儿童提问“我是怎样来的?”“我是由哪儿生的?”之类的问题做法很不好,一是骗、二是打、三是怒斥恐吓,这就使孩子减少了对父母的信任和尊重,使孩子在性问题上说假话,产生神秘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主动去问、不主动去讲,有问必答、不说谎,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简略真实地回答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出生后,婴儿的衣着、婴儿的谈话,以及对婴儿行为的要求等,都包含了性别差异的社会化过程。性身份在3岁前已经确立,到3岁之后,随着语言技能的发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日趋复杂化,儿童在家庭和周围世界里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

  婴儿有性意识吗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月大的男婴会在哺乳的时候出现阴茎的自发性勃起,随着吮吸频率的增快,婴儿面色涨红,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收缩,随之出现一种满足后松弛。整个过程类似于成年人的性兴奋过程。也有报道说,女婴也有类似的阴道分泌液增多和阴道节律性收缩。至于七八个月的婴儿摸弄生殖器,做一些夹腿的动作,则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上述事实说明,婴儿是有性意识的。


  儿童有没有性体验


  有一个家长写信说,他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4岁,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形成了一个怪异的习惯,令父母很是烦恼。她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阴部与床头或别的类似物体摩擦,在摩擦之后,她脸色涨红,眼光发直。难道一个4岁的小女孩也有性欲吗?这涉及到如何看待儿童性欲的问题。类似情况也在其他家庭发生。家长应该懂得,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作为性兴奋区的身体某些性器官的功用,在青春期前不是不存在,而是潜在的。只要环境中具备适宜的刺激,便可诱发这一功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偶然获得的刺激,有时可诱发身体兴奋区的感觉,继而引向追求这种快感。从本质上来说,儿童的性游戏不同于成人的性欲,儿童可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但不能在内心深处理解它和意识它。


  儿童的性游戏多数以非性欲为目的,如娱乐和交友等。因此,对儿童的性游戏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夸大,要立足于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发育成长。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性蕾期”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教育不当,可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产生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性蕾期”,幼儿的性心理可有以下几个特点:


  性好奇当孩子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行为,不应该打骂孩子,否则女孩容易因此产生“性罪恶”的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会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容易出现“窥阴癖”。


  性骄傲当男孩发现自己有一个“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如在亲友面前把小便射得高高的,以显示自己有个“小鸡鸡”而骄傲。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也不应打骂,可平静而自然地提醒孩子不要当众小便。如果处理不当,孩子的逆反心理压抑下来,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幼儿手淫 3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可从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不良习惯,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打骂指责。这样做,往往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容易使孩子因心理受打击而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阳痿或性冷淡往往与此有关。


  性别认同混乱 3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应明确告诉男孩,长大后会像爸爸一样是男人,告诉女孩,长大后会像妈妈一样是女人。切忌按照自己的“愿望”,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样,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样,否则可能使孩子出现性别认同混乱,成年后出现同性恋、异装癖、易性癖。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活动


  孩子的性活动是无意识的、不稳定的,甚至是盲目的,父母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纠正。


  不要让孩子和父母同睡一床,以避免因父母在睡眠中无意触碰到孩子的性兴奋区而诱发孩子的性感觉。


  应丰富孩子的活动,使之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多样爱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上,如绘画、玩智力游戏等。


  尽量减少环境中诱发性活动的刺激,父母自己行为需检点,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不要让孩子从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区的刺激,如爬树、抱枕头等。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传授一些性的常识,在平时谈话中多加引导,可运用故事、比喻等方式来说明生育、恋爱等方面的现象。


  当父母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互相观看、相互触摸等性游戏时,应及时加以阻止,但要注意方法,不要训斥、打骂,而要说明道理,正确引导。


  如果孩子确实克服不了这种不良习惯,影响了正常生活,父母应与医生联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隐患。


  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父母应因势利导,做到以下几点:


  1、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应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要欺骗,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因为孩子的性提问往往是漫不经心的,并没有怎样深思熟虑,更没有什么恶意想法,父母应当了解这点,自然坦诚地回答问题。父母的窘迫与羞怯,只能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使之对于所提的问题耿耿于怀,牢记在心。


  2、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超过孩子的好奇范围和理解能力,就具体问题回答,不要过深过细,应当通俗易懂,充满自信。


  3、回答问题时,应坚决果断、简洁明了,应在语气中表现出权威的、结论性的含义,不要引申,也不宜鼓励孩子引发联想。


  总之,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父母在语言和表情上应做到恰到好处


  幼儿性教育难题巧应答


生命伊始,宝宝就有了各自的性别,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会不断提出跟“性”有关的各种问题。对此,很多家长显得笨嘴拙舌,尴尬窘迫……


情境1:


  儿子:“妞妞说她是捡来的,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误导招式:搪塞欺骗


  (1)妈妈:“你是猴子变来的呀。”


  (2)妈妈:“你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科学招式:循序、易接收


  Step1:妈妈可以指着自己的腹部简单解释:“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Step2:如果孩子不满足,妈妈可具体解释:“爸爸妈妈结婚后非常相爱,想要一个小宝宝,于是爸爸就把自己名叫‘精子’的种子放在妈妈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小房子里,和妈妈叫‘卵子’的种子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小生命。它在小房子里慢慢成长,九个多月后,在医生的帮助下,就从妈妈肚子里一个叫‘阴道’的地方生出了小宝宝,这个宝宝就是你。”


  提示:


  (1) 性教育的“年龄阶段性标准”


  对同一个行为或事物,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解释应该有不同的深人程度,深入的程度应根据孩子理解能力的差异而定。


  (2)使用科学的医学名词给孩子讲性


  对3岁的孩子就可以适当选用正确的生理学名词如“子宫”、“阴道”等,从而让孩子毫不尴尬地学习这些词汇。


  (3)辅以图片、录像解释


  不要担心孩子们会对图片产生过分的反应,孩子们的心灵中没有大人赋予图片的种种附加。


情境2:


  该午睡了,妈妈推门进去,竟然看到儿子躺在床上把玩“小鸡鸡”……


  误导招式:粗暴、夸张


  (1)妈妈一把抓起儿子,厉声呵斥:“你这个坏孩子,小小年纪就不学好,谁教你这么干的! ”


  (2)妈妈:“不许搓小鸡鸡,要不然小鸡鸡会肿起来,最后会烂掉的!”


  科学招式:转移注意,陈述利害


  Step1:装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举动,看似随意地说:“哎呀,我找不到遥控器了,宝宝帮我找找好不好?”


  Step2:对五岁以后的孩子应该告诉他:“在别人面前摸小鸡鸡是很不礼貌的,而且摸脏了容易生病呢。”


  提示:


  (1)父母应有正确的“性自慰”观


  成人性自慰如果得体得法,并无害处,甚至可以起到缓解心理压力,释放被压抑的性能,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


  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伊德指出,一般孩子大约二岁半左右,逐渐会把兴趣集中在生殖器上(如阴茎),并且通过抚摸得到快乐的感觉,因此把3岁左右称为“阴茎崇拜期”。如果这时孩子受到压抑、禁止或惩罚,会对以后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婴幼儿期的这种行为是没有清楚性意识的,需加以正确引导。


  (3)忌误导,宜转移孩子注意,温情提醒


  对孩子这种行为,父母的反应不要给孩子“摸小鸡鸡是可怕的,性是可怕的,这样做是一种罪恶”的感觉,否则会使孩子形成对性的羞耻感与罪恶感,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


  应该给孩子正确的性引导,更要多陪孩子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有意义的游戏活动中,在美丽的大自然里体验美好的生活。


情境3:


  妈妈/爸爸带着宝宝一起洗澡——


  A:宝宝问:“妈妈,为什么你的(胸部)大?”“为什么我有“小鸡鸡”,你没有?”


  B: 宝宝问:“爸爸,为什么你的“鸡鸡”比我的大,还有毛毛?”


  误导招式:羞涩回避


  妈妈/爸爸背转身:“哦,没什么……宝宝,把梳子递给我好吗?”


  科学招式:坦然以对


  A:妈妈:“每个人都有‘奶奶’,男生的小,女生长大准备做妈妈就变大成‘乳房’了。”


  “男生有鸡鸡,女生没有。妈妈是女生,所以没有鸡鸡。”


  B:“看爸爸的手和脚是不是比你的大?毛毛就像人长头发一样,你长大也会长的。”


  提示:


  (1) 莫错良机


  孩子5岁之前,与父母同浴是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了解人体性器官(特别是异性)的最佳时机。5岁之后,应该逐步减少,而到7岁的时候应该自然地停止。


  (2) 巧用艺术品


  室内挂一幅或两幅大型的裸体画或人体雕塑作品,呈现男女两性的全身正面,可以破除孩子对异性身体的神秘感,体会人体以及艺术的美。《泉》、《大卫》、《掷铁饼者》等经典艺术作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情境4:


  宝宝和同伴玩“扮医生”的游戏,医生要给病人作检查了,宝宝二话不说,一把撩起自己的衣服……


  误导招式:横加干涉


  妈妈一巴掌打开孩子掀衣服的小手,呵斥到:“怎么能让别人碰你?!”


  科学招式:动情晓理


  妈妈:“小朋友都是要长成大姑娘或大小伙子的,在别人面前随便暴露自己的身体、看别人暴露身体都是很不礼貌的。”


  提示:


  (1)忌夸大


  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的游戏行为等同于成年男女之间的某些不当行为,也不应该认为孩子的这种游戏会导致什么不检点的行为。


  (2)抓契机


  3岁一6岁是告诉孩子身体接触对错的最好时段。这种情境下父母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别人不可以随便触摸”,另外还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随便触摸你的身体是一种‘侵犯’行为,要立即制止他们并告诉爸爸妈妈”。


情境5:


  妈妈和宝宝一起看电视,画面上一男一女在热吻,宝宝脸上也漾出笑容……


  误导招式:哎,丢人


  “羞死人了,换节目!”


  科学招式:宽松不紧绷


  “他们真的相爱,不过在外人面前最好不要这样。对真正喜欢的人才可以这样做,不能随随便便见人就亲。”


  提示:


  表达爱,只要得体


  爱是人的一种本能,吻(额头、脸颊或嘴唇)是表达相互之间友爱的方式,这在孩子生活中也一直存在。给他们压力,出现的会是反抗,用顺水推舟的方式疏而导之,而非压抑封闭,也可避免孩子胡乱猜疑,秘密模仿。


情境6:


  《动物世界》里正在播放狮子交配的镜头,宝宝问:“妈妈,它们在干什么?”


  误导招式:随意比方


  妈妈:“它们在打架玩。”


  科学招式:合理解释


  妈妈耐心解释:“它们很相爱,在交配。交配后才能生下小狮宝宝。”


  提示:


  孩子眼里没有“做爱”


  孩子不像我们成人给**附加一些色彩,他们仅仅将其理解为一种像做游戏一样的行为。不用对孩子解释做爱之事,简单告诉他们“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的时候,他们就喜欢彼此亲近”,孩子就会满足了。


性教育策略总结


  实施指导思想


  1.自然、平和的心态


  就像饮食功能、排泄功能一样,性的功能也是我们身体所具有的功能之一。孩子对性器官的认识和对手、脚、眼、嘴等没有什么不同,都一样地充满好奇。


  2.科学而真实地看待性


  通常我们在提到“性”这个字的时候总是和“**”联系起来,而忽略了“性”的其他内容,对孩子进行的性教育应该是涉及到性观念教育、性知识教育,以及性别角色教育等等,这也是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



5岁,性教育启蒙的最佳期 --- 幼儿园里的性教育实践


“现在,我们谈一下麻子小朋友的名字。”这是东京新宿一家幼儿园正在给当月出生小朋友过生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重要,懂得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喜悦。一位名叫葛西的老师说:“如果孩子们学会了尊重生命的话,在高中或初中时就不会伤害他人和自己了。”不少人感到困惑,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实际上,性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打下一定的基础,才能使得小学、中学阶段的性教育能顺利进行。一位幼儿园园长说:“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尊重生命意识萌芽的绝好机会,在观察动植物、地生日等活动中,孩子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采取斥责或欺骗的方式的话,将给孩子心理发展投入阴影。”
性的自我认识:男孩?女孩?


  女孩子们纷纷换上做体操穿的短裤,其中一个男孩也换上了女孩子穿的短裤,他还排在女孩子的队伍里。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性自认,就是要使孩子们了解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老师抓住了这一时机,给孩子适当的引导。“男孩子与女孩子什么地方不一样?”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回答:“裤子不一样,上衣不一样。”“还有撒尿的地方。”一个看上去十分健壮的男孩子回答。老师引导说:“男的有小鸡鸡,但女孩子也有相同的器官,不过是在肚子里面,外面看不见。”


  适当的性教育的机会有很多,如有的男孩子喜欢触摸女教师的胸部,也有的男孩子不使用男用的便器,小便也用大便的便器,还有的男孩拿出饭碗里的香肠,开玩笑说:“这是小鸡鸡”等等,都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果视而不见或者有歇斯底里的反应,都会扭曲孩子性意识的成长。


 


充分利用游泳的季节


  “我看见了,小林的小鸡鸡出来了。”脱光了衣服显得一副滑稽相的男孩子说。有的女孩子正用双手遮掩自己的胸部:“妈妈说过,不能让别人看。”也有的孩子偷偷地触摸别人的身体。马上就要开始游泳了,幼儿园的老师把换衣服的时间作为性教育的绝好机会。老师让孩子们正确地认识了个体的器官,她向孩子们说明,男女身体是不同的,其差别就同父亲、母亲之间的差别是一样的,自己的身体不能让人随便触摸,要重视自己和对方的身体,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迫别人做。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让幼儿观察动植物


  幼儿园里养了不少兔子、小鸡、小鸟等小动物。有一天,孩子在兔窝里看到血块。“为什么出血了?”“从哪里生下了小兔子?”老师毫不隐瞒地告诉孩子:“兔妈妈身上有一个通道,能让兔宝宝出来,小兔通过的时候,兔妈妈就出血了。”为了孩子们感到生命的奇妙,并从中受到感到,就不该欺骗孩子。听说不是因受伤而出血,孩子们终于放心了。老师又把两头雄兔中的一个换成雌免,孩子们问:“这是新娘,她什么时候生孩子呢?”雄兔一追雌免,孩子们又说:“一定是爱上她了。”老师问为什么这样认为,有的孩子自豪地说:“我们能看出来。”看到两朵花面对面地开了,孩子们就说:“瞧,两朵花结婚了。”老师们体会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婴儿、结婚、男女等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比大人更能自然地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个时期的性教育很重要。